杜启喜结束了霓虹之行,回到国内。
属于他的荣耀时代已经开启了。
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事件,就是上戏邀请他进行讲课。
北电请他回去给学生们做演讲不是第一次了。
但是上戏请他去讲课,这还是头一次。
无论如何,三大影视戏剧学院长年三分天下相互较劲已经成了常态。
如果是老一辈艺术家都还好说。
德高望重嘛,不存在谁服谁的问题。
但是杜启喜才毕业几年,年龄三十岁不到,还是以导演的身份跑到上戏去讲课。
这只能说明一件事。
杜启喜导演的属性已经完全剥离了北电的笼罩。
就好像张略就是张略一样,没有谁还会关心他是什么学校毕业的。
杜启喜就是杜启喜!
他的讲课内容为“文化自信是一种来自骨子里,来自血液中的骄傲!”
课题非常的大。
有点假大空。
既不专业也不讨喜。
但依旧吸引了不少的学生和老师到场听课。
“去年的时候,我和迪斯尼的阿兰·霍恩有过一次对话,他说他想拍一些华夏的东西,我说华夏的东西你们不懂。”
“他当时没说什么,但是我看的出来他挺不服气。”
杜启喜一开场就是标准的杜氏装比犯,我和迪斯尼影业联合竹席兼cco阿兰·霍恩谈笑风生,他还被我怼了一顿。
这就是逼格啊。
而且这种公开演讲,你不可能自己编造事实,万一人家阿兰·霍恩驳斥说没有这回事,那你在这个圈子就真的混不下去了。
“咱们有很多东西可以拍,西游可以拍,封神可以拍,道教典籍和传说一大堆,土生土长,可惜都被短视的资本家给拍烂了。”
“我是学渣,我平时很少看书,有一天我看到一本书,名字叫文化是一种力量,书写的好不好我不知道,因为我没买,但是我觉得这个书名起的好,我看了这个书名,就觉得已经够了。”
……
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导演,朝气蓬勃,不太按常理出牌,拍出来的片子口碑和票房都挺不错。
不过,也没有强到让所有人都仰望的地步。
比理论知识,他差的太远。
比思想境界,他也不行。
比票房成绩——对不起,理论派从来不把这个当成值得骄傲的事情。
谈钱俗气。
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来听他在这里吹牛皮呢。
其实原因很简单。
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华夏的娱乐圈产业,必然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。
传统影视公司,互联网企业,还有一些其他的资本势力。
只要有需求,有利润,还特别的靓丽光鲜,就一定有人挤破了头皮的想要进来。
然而,猫厂必然是其中的主导者。
电影、电视剧、综艺、音乐多个相关领域,从投资、制作、发行、宣传、上映、在线播放……几乎全都非常的强势。
不管猫厂怎么发展,大家都得记住娱乐是他们的基本盘。
而杜启喜正是负责猫厂娱乐这边最活跃的一个人,也可以说是主要的负责人。
了解他的想法,对于影视戏剧学院来说很重要。
学生能够从中捕捉到未来几年的发展机会,而老师也知道该如何的向市场输送血液。
当你强到一定的程度之后,你不需要做什么事,别人就会围着你打转。
从杜启喜的谈话里头。
学生和老师们多次听到了一个词,影视工业化。
从《新蜀山》到《山海1》,甚至包括正在拍摄的《蜀山2》,杜启喜不断的强调了其中的工业化元素。
所谓的工业化,涉及的定义很复杂,但在电影这一块,一般都特指好莱坞。
电影工业化是一种不断生产热卖影片的能力。
单独某部影片的票房成绩凸显,或者电影市场出现一部爆款电影,这些都不能证明电影工业化已经成熟。
连续拍出几部卖座电影,也不能说就是工业化。
只有稳定、持续、不间断地出现票房好的电影才能称得上电影工业化足够完善。
谁来当导演重要吗?
重要,但是今后会变得不那么重要。
谁来当主演重要吗?
这个真不重要,演技只要合格,演员只要契合角色,本身附带的那点流量根本不值一提。
在演讲中,杜启喜举了一个栗子。
说没能从克莱斯特拉到投资的江华腾,为了能够拉到三点六亿的电影投资,屈从资本方的要求,请了一位小鲜肉去演他的《海上碉堡》。
不是说这位小鲜肉带资进组,而是资本就要求你的流量得达标。
就像是买电视剧,我看完题材,我第一眼就看到主演,哟,孙荔演的,这电视剧我们要了。
价钱什么的都好商量。
或者,对不住,您的这个电视剧里头没有能撑得起来的,我们只好说抱歉了。
低价?
低价也不要。
这就是典型的坚持流量变现。
杜启喜的工业化理论很明显是反对流量变现的。
不是说猫厂多么不喜欢流量。
猫厂也有流量明星,还不止一两个。
目前最新最火的流量明星是吴铁,他演了达康书记,火遍大江南北。
而在此之前,大家看到他顶多觉得面熟。
猫厂的这种流量是作品带起来,注意下先后顺序,是作品给了一个人流量,而不是想要凭借流量去带火作品。
导演没那么重要,演员直接不重要。
那么重要的是什么呢?
重要的是影视工业体系。
当一个项目开始立项,先评估它的价值和需要的成本。
这就避免了许多投资者以投机取巧的目的进入到这个行业,想要快速致富,结果导致行业内骗子横行,没有人想要好好拍片,一群人拿着ppt到处融资的病态局面。
工业化理论中的评估是专业而有效的。
然后一边找合适的导演,一边让编剧团队上马操刀打磨剧本。
找演员可能要麻烦一下导演参加选角。
其他的就不用了。
比如特效,猫厂的特效不归导演管,咱们是合作关系。
还有摄影师、剪辑师、录音师、美术师,这些都是猫厂选定的合作伙伴,在项目中只要表现出足够的实力,就立刻能够长久的合作下去。
比如新锐摄影师慕雪飞,还有她的女朋友菜菜。
两个人从《新蜀山》到《山海1》,再到现在正在拍摄的《蜀山2》都是摄影和美术的带队人员。
她们每个人都有一个team。
录音室也有团队,配乐师也有,都有团队。
这种模式能够不断的产出专业人士。
带出来的人,即便没有慕雪飞和菜菜这么有灵性,至少对付一般的小成本电影那是足够的。
制作过程就是流水线,都有专业的人来完成。
这些人和导演也只是合作的关系,我们满足你的要求,发工资的是项目,不是导演。
导演和制片人就像是各个环节的衔接者和领头羊。
电影这边制作完成了。
发行有专门的发行部门,线上线下都有,如果有需要的话,就让导演和演员配合着宣发,没需要的话,这电影就和你们没什么关系了。
在猫厂庞大的发行力量面前,电影只要质量不差,票房很难惨淡的起来。
这也是林冬结算文艺片,越来越难亏钱的原因所在。
除非那种特别不受一般人待见的电影,很难有被埋没得存在。
“为了验证这种工业化体系,我们猫厂接下来的计划启动一批电视剧项目,就是我们此前囤积在手里的文学版权,比如《永夜将至》《留余庆》《全能高手》《雨中拖刀行》等等,在这里欢迎各界同行一起合作。”
老师们没啥反应,但是学生们都激动了。
一下子启动这么多项目,而且这位杜叔叔都说了不找流量明星出演,这对于他们这些新人来说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啊。
第880章 文化是一种力量